搜尋此網誌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從 Google Home Hub 談智能家居未來


20181214 時尚科技

Google Home Hub 談智能家居未來

今天要從 Google 今年10月推出來的 Google Home Hub 談智能家居未來是會怎麼樣的一個像子。Google Home Hub 看起來像一個 iPad 架在一個有布料的揚聲器上面,看起來沒怎樣,可是它現在成為未來所謂的「數位家庭控制中心」。所以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下。

先介紹Google Home Hub的設計,基本上還是有不少承襲Google Home系列產品設計,例如背面同樣採用網布包覆,採用相同4種配色,這部份其實也呼應Google硬體設計產品採用相同的設計,因此在不同產品上可能會看見類似元素,藉此推廣相同使用體驗的想法。
對比過去推出的Google Home系列智慧喇叭,Google Home Hub特別的地方,是多加了螢幕顯示功能,並且能讓使用者直接透過觸控或聲音控制的方式來互動,這個方式是更適合成為數位家庭中心,不但可直接透過Google Assistant進行互動,同時也能藉由螢幕顯示內容更快傳達各類資訊,同時也能直覺觸控操作,這些都是過去智慧喇叭所無法呈現應用。

作為全新家庭資訊中心,Google也讓Google Home Hub可以Home View介面更直覺顯示家中物聯網裝置操作功能,以及諸如家裡溫度、濕度等各類即時資訊,同時也能讓使用者透過聲控或點按方式直接操作調整功能。所以用這個 Home Hub 不但可以上網、用手指來點或聲音控制,比如看 YouTube 或其它網路視頻頻道,同時也可以控制家裡的燈光、暖氣、電視、微波爐等等。除了用手點按或聲音控制,當然也可以用智能手機來控制。

Home Hub有螢幕代表Google Assistant的回答、搜尋結果、要跟你報告的事情...等,都可以在螢幕上顯示,尤其當Home Hub 以助理小姐電腦語音一口氣告訴你很多訊息時,你可可以邊聽邊看,不注意聽也能瞄到,或邊聽邊作其它的事。
比方使用日常工作(Routines)這功能時,當你一早起來對著Home Hub說了早安,Google Assistant就會連續送上天氣、行事曆、上班路況、提醒事項、新聞...等,這些不僅可以用語音念出來,也會在螢幕上顯示。

Home Hub顯示的樣子跟手機並不一樣,Google有重新調整成盡量一個畫面一個訊息,讓使用者看一眼就能抓到重點,就算沒有靠近螢幕看也可以。

比方在廚房搭配看Tasty食譜時,Home Hub一次就顯示一個步驟。
Home Hub播放YouTube時,也會自動全螢幕播放,播放YouTube Music時也是用一整頁顯示播放中的歌曲。


Home Hub 透過 Google Assistant 的功能搭配 Voice Match 聲音廣播的方式來作為主要操控,可以針對現有的服務比如搜尋、YoutubePhotos、行事曆等也有做不同程度的優化。Home Hub 最簡單的應用,只要喊聲 Good MorningHome Hub 就會顯示目前時間、天氣、甚至行事曆等待辦事項。
Home Hub有個螢幕的確有它的方便性,Home Hub可以用來提升透過Google Assistant搜尋、播放YouTube、地圖、行事曆、相簿...等的體驗,尤其是當成家人共同使用的工具,而且真的還好它不大,就算是小邊桌也放得上去,也不佔空間。

如果要在房間有一台助理型Google HomeHome Hub會比Home mini方便,但如果想要一台音質取勝,又有螢幕的智慧喇叭,現階段可能選擇不是很多了,尤其如果大小又要這麼剛好的...


Home Hub由於可以直接透過螢幕顯示所需內容,為了避免螢幕光亮產生日常生活干擾,Google Home Hub也加入名為Ambient EQ自動調節光亮功能,另外在一般待機時候也導入自動相簿功能,讓使用者能自動顯示Google Photos存放照片,或是使用Google精選照片透過螢幕展示。你可以自已安排喜歡的照片,讓這個 Home Hub 不停的播放。
Home Hub 能搭配 Google 相簿作為電子相框使用,這邊也同步有個透過機器學習的 Live Albums 功能,可以讓 AI 自動選出最重要(官方是指親人一類的)的照片,並自動顯示在 Home Hub 上。

Home Hub 也可用來作居家安全看門狗,它支援的 NEST 門鈴與攝影機為例,只要有人按門鈴,Home Hub 螢幕就會直接連線並顯示攝影機的畫面。

Google 宣佈Home Hub 現在已經有2億種電子產品可以連結,有超過一千家電子大廠採用它的標準,包括:Sony, Vizio, GE, Dish, Roku, LG 等等,所以買了這個150元的產品,馬上可以和許多電子產品相連結,立刻打造智能家電。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家電產品趨勢:視頻和聲控


20181019 時尚科技

家電產品趨勢:視頻和聲控

我們曾經在9月底的節目當中談到亞馬遜的聲控產品,但是在最近一個月以來有很多廠商推出聲控和視頻的產品,甚至臉書Facebook 在這個月推出有史以來第一款硬件產品,它推出了網路視頻電話 Video Calling 這個產品的名字叫做 Portal 。產品的樣子像一個站立的平板電腦,螢幕上面還有一個小的相機。

我們在九月底的節目當中曾經介紹過亞馬遜有一款 Echo Show 的產品,具有10吋的高清解析度螢幕,可以用來做視頻電話,用在Skype,亞馬遜的Silk,還有firefox的網路瀏覽器;Echo Show 也可以用來聽音樂,直接看亞馬遜本身的Prime 電影和電視。

臉書Facebook 這個月推出 Portal 這個網路視頻電話產品,他主要是增加電話的功能,也就是說我們這一般打電話只有聲音而沒有影像,Portal 這個網路視頻電話增加了影像視頻的功能。這個產品推出之後,在矽谷獲得很多人的注意。因為這代表視頻電話成為一個大勢所趨,除了先前亞馬遜推出來的Echo Show,現在臉書再推出 Portal ,這些網路視頻電話走進家庭裡,不只限於在我們移動的智慧手機上,這代表家電產品開始另一個新的趨勢,增加了視頻和聲音控制的功能。

臉書Facebook  Portal 網路視頻電話產品,這個月推出兩個版本 Model。第一個版本標準版本是比較便宜的、看起來像直立式的平板電腦,有10吋高,上面還有一個相機鏡頭。這個要價199元。第二個版本是比較大的15吋螢幕,這個螢幕可以橫的也可以轉成直的,要價349元。如果一次買兩台 Portal,臉書會折扣100元。

臉書Facebook  Portal 網路視頻電話臉書Facebook  Portal 網路視頻電話還有一些特點,比如說他會自動拉進鏡頭 Zoom In 到講話的對方,鏡頭也會跟著對方的移動而轉動,也就是說當你在用這個視頻電話的時候,感覺上好像跟他處在同一個房間,或同一個環境裡面。

Portal 網路視頻電話具有臉書Facebook的擴增實境 AR:Augmented Reality,可以在這個視頻電話通話的時候,讓使用者加上一些有趣的動畫,或者讓使用者在上面做一些文字或者畫畫。另外一個特別的功能,就是可以在這個視頻電話上分享自己喜愛的音樂,電話兩邊都可以同時收聽。

Portal 網路視頻電話不光是只有硬件,你也可以用臉書的Messenger App,在你的智能手機或是平板電腦上面,直接講 Hey, Pertal 就可以解決到  Portal 網路視頻電話,或者從Portal 網路視頻電話打給具有臉書的Messenger App 的智能手機。

我們今天介紹的這一款臉書Facebook  Portal 網路視頻電話產品,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技術就是他的語音能力, 臉書和亞馬遜合作,用了它的 Alexa語音技術。我們9月底曾經在節目當中介紹過,亞馬遜今年推出的10多項的聲控產品,應用到家庭消費電子產品裡面,除了電視、音響、還有微波爐、掛鐘,甚至在車子裡面都有聲控產品。

這次臉書推出的Portal 網路視頻電話有些新的功能,科技產業分析家認為值得注意,一個是他可以聚焦 Zoom In 對話者、講話的人,有個追蹤的功能,另一個是在視頻上加上一些AR 擴增實境的功能,這二個功能都是新技術。

也就是說;未來在家裡的智能家電,不會是死死的待在那裡,而是會有更靈活的語音、視頻追蹤功能,能夠更精準的對準聲音或是視頻的來源。另一個具有潛力,未來發展更大的領域,就是這些聲音控制,視頻通訊的功能之中,會有更多的 AI 人工智能可以發展,比如說擴增實境的應用;未來是否會有些資訊會以這種形式出現,現在也成為一個發展趨勢。

總結:未來的家電產品會越來越有智能,會具有聲音控制,視頻通訊。家電產品未來會有很多我們想不到的應用出現,而這些應用會很快出現。





2018年9月5日 星期三

新 iPhone


20180907 時尚科技

iPhone

蘋果發表會 iPhone 新品將於美國時間 9 12 日(下個星期三)亮相。蘋果還是按照過去10年來的慣例作法,絕對不會在發佈會之前先透露產品的消息,到目前為止,大家都不確定蘋果新機的名稱。所以今天所講的是結合目前為止各大媒體作的猜測,真相如何,要等到12日才知道。傳言首賣日是921日,也有傳言要到10月才可能出貨。我們在下個星期的節目中,會有更詳細的介紹。

外媒報導,3 款新 iPhone 在尺寸、電池容量、螢幕解析度、處理器和記憶體等規格,逐漸透露出來。目前知道的會有 5.8 吋、6.1 吋、6.5 吋三種尺寸,5.8 吋、6.1 吋兩款採用 OLED 面板,同時會沿用 iPhone X 的外型設計與 Face ID 感測器。
機殼顏色:日本科技網站Mac Otakara日前引述供應鏈消息人士,蘋果新款6.1LCD版(不同預測)iPhone,機殼色系可能有白色、黑色、閃亮黃、明亮橘、電子藍、褐灰色以及金色等多種選擇。

命名方式改變:英國科技媒體《Mobile Fun》透露,新的 6.1 iPhone 可能會直接以「iPhone」為名,不再加入其他後綴,讓沿用 10 年的阿拉伯數字 +S」命名規律走入歷史。至於 5.8 吋和 6.5 吋機型,則可能分別稱作 iPhone XS iPhone XS Plus

新機設計及規格:市場預期今年 3 款新 iPhone 預估都將具備「瀏海」全螢幕設計、TrueDepth相機、臉部辨識 Face ID、快速充電(不再是原本的 5W「白豆腐」)以及無線充電功能。6.1 吋版和 6.5 吋版新品都可能有單 SIM 卡和雙 SIM 卡的選項。從螢幕解析度來看,報告推測,這兩款 OLED iPhone 螢幕解析度約 2,435×1,125

增加功能:為了因應商務人士的需求,蘋果也計畫透過 eSIM 卡引入 4G 雙卡雙待的功能,但有消息稱這種版本的 iPhone 只會在中國市場推出。此外,新 iPhone 的原廠包裝也傳出將不再附上 3.5mm 耳機轉接器。

內部零件:在處理器部分,分析師預估,3 款新 iPhone 都將採用蘋果自家設計、台積電代工的 A12 處理器,6.1 吋版可能內建容量 3GB RAM 記憶體,另兩款內建 4GB 容量記憶體。比以往手機記憶體都要大。
售價: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分析3款新機可能的定價: 6.1LCD款售價將接近去年推出的入門款iPhone 8,起跳價約落在699749美元附近。
5.8吋的OLEDiPhone則預料將以iPhone X為基準下調售價至899949美元起跳,由於產品的高度相似性,也意味著蘋果必須提早終結生產iPhone X
6.5AMOLED款則為3款中的高階款,起跳價考量到消費者購買意願,將守住1000美元的大關,預估價格將持平999美元機率高。




2018年8月10日 星期五

微軟介紹 AI 網站:www.microsoft.com/ai



20180810 時尚科技

微軟介紹 AI 網站:www.microsoft.com/ai

我們在過去的節目中,談過很多次人工智慧 AI,我一直在找一個比較完整的網站,讓聽眾朋友對 AI 可以有更多的瞭解,甚至可以對個人的工作、生活有些幫助。最近終於找到,就是微軟 Microsoft 的官網:www.microsoft.com/ai  我推薦各位聽眾有空時可以上這個網站去看一看,增長我們對 AI 的瞭解。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和店家,可以上這個網站,瞭解 AI 可以帶來怎樣的商機,協助你的生意有更好的成長。

這個網站首頁就以明顯的一段文字告示:創新不是去看明天有什麼可能性,創新是創造明天。Innovation doesn’t see the possibility of tomorrow, it creates tomorrow. 這句話點出 AI 的重點,也就是說:我們今天已經到了如何利用 AI 人工智慧,來達到一個全新的明天。

微軟在 AI 這個專門網站上,舉了很多 AI 實際應用的新聞和活動(AI news and events),包括建築、商業、教育、時裝設計、殘障協助。這些都是AI現在正在發生的事,從這些新聞和活動中,可以知道 AI 最新的、最實際的進展。

除了這個 AI news and events 之外,這個網頁還有個值得看的連結,名字是 AI 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AI products and solutions ,很完整的介紹目前 AI 有那些平台 AI Platform, 有那些解決方案 AI Solutions, 有那些智能應用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AI platform AI 平台是供給軟件工程師開發用的。比較專業。解決方案 AI Solutions 這個網頁詳細介紹了 AI 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可以如何應用到商業、企業,從基本開始,往上一層層架構。

AI 在商業中有那些應用?比如電商網購,就需要很多AI 人工智能的處理。美國最大的百貨公司梅西 Macy’s 用了微軟的 AI 虛擬員工,來增加網購和移動手機購物的服務。梅西遇到的問題,一般的實體店家也會遇到,就是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網上,或者在手機上來看商品和購物。梅西看到這個趨勢(它的網路商店連續八年成長),就在網路上增加了二個重要的AI功能。一個是增加消費者購物的經驗。用AI 來研究消費者在上網後,點擊、查閱的方式,然後順者消費者的點閱,提供可能會喜歡的產品或服務。結果是消費每點一個頁面,就會有更多中意喜歡的產品出現,增加了購買的可能性。

第二個Macy’s AI應用,就是 客戶服務,用虛擬 AI 的方式,來回答客戶要詢問的商品,或商品進一步的資訊;如果問題太複雜,AI 沒法回答時,會有真正的客戶服務來回答。

舉幾個例子:如果客戶問:我訂的產品在那裡?AI 會用語音回答,產品現在正在寄的路上,明天會到。或者客戶問:這個商品今天有沒有折扣券,有沒有優惠券,這時AI 虛擬的客服就會馬上去找,馬上回答,馬上應用到消費者要購買的商品。

如果客戶要查詢購買的商品,在這一家店沒有貨,AI 虛擬客服會立刻在它的電腦裡查詢,不到幾秒鐘的時間,用語音告訴顧客到那一家店去取貨。梅西百貨自己表示,這個 AI 虛擬的客戶服務,已經超過四分之一的客戶查詢。

這個例子裡梅西是大百貨公司,但是一般的中小企業同樣可以用得到。因為任何企業在作網路電商時,一定會注重消費者的購物經驗,在網頁上就吸引消費者按下購買的按紐,這個需要 AI 來協助。另一個是客戶服務,客服,這是任何企業、商業都要的,這一部份也可以讓 AI 來作。

今天介紹的微軟人工智慧網站 www.microsoft.com/ai 可以說對各種企業、商業都有參考的價值,這個網站當然有微軟在推銷它的 AI 服務,可以作個參考。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 AI 來幫助擴展生意,這才是最重要的。



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3D 列印可以印什麼



20180803 時尚科技


 3D 列印可以印什麼

這個星期的熱門科技新聞,應該是聯邦法庭頒佈臨時禁止令,禁止 3D 打印槍枝藍圖上網。現在最新的 3D 打印機不只是打印玩具,因為打印的材質不再受限於塑膠或金屬,所以應用更廣泛。我們今天來談現在 3D 列印可以印那些東西出來。

食物

現在的 3D 列印可以印食物出來,不止是糖、巧克力、麵團,作一些Pizza,餅干;最新的打印機可以用新鮮蔬果打成泥製成的原料,有更多的食物、顏色選擇。

英國倫敦2016年推出一個特別的餐廳 Food Ink ,整個餐廳從桌子、椅子、燈,餐具到食物,都是3D 打印出來,可以在店裡一邊欣賞打印,一邊用餐。聽說台北馬上會有一家出來。這個 Food Ink 提供牛排、薯條、魚子醬 3D 打印食物,有各種造形。

德國的科技公司更進一步,將雞肉、豆子、紅蘿蔔不同食材打成泥狀之後,加一些其它食材,再用3D 打出食物的原來形狀,因為這些食材已經打成泥狀了,就入口即化。這受到德國很多養老院的歡迎。

剛才提的 3D 打印 Pizza 有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打印一個 Pizza 只要4 分鐘,而且打出來馬上就可以吃,比傳統的還要快。

房屋

3D 列印可以印出大小不同的房屋。在中國還有整棟大樓是用3D 列印出來的。在2014年還創下一個記錄,在24 小時內印出十棟平房。
有些3D 列印的房子還有拆開再重組的功能。
3D 列印蓋房子會比傳統混凝土要快一倍,時間縮短一半。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最大的城巿杜拜,已經開始大量用 3D 列印來蓋房子,目標在2030年以前,杜拜有四分之一的房子是用3D 列印來蓋的。

3D 列印蓋房還有個好處,就是因為按照需要打印,不會有不必要的建材浪費,也不會有傳統蓋房子的噪音和污染,有很多建商開始用3D 來蓋房


衣服

可以自行設計不同款式的衣服,用3D 列印出來。發揮想像力。

鞋子

可以自己客製化、有獨特設計的鞋子。

人體器官

血管、耳朵、骨頭、皮膚、腎臓都可打造客製化,量身訂作。

交通工具架構

車子、摩托車、滑輪車、腳踏車。引擎需要特別的3D 列印機。

相機鏡頭

效果不如真正鏡頭好,因為相機鏡頭需要精密的光學研磨。

迷你複製人

這個是現在最熱門的商品,灣區有很多店在作這個迷你複製人。
不再是拍照或拍視頻,而是以迷你複製人把自己 3D 塑造出來留念。

樂器

有些樂器如吉他,都可以列印出來。

其它

產品開發,創新藝術品,工具,零件。


如何讓孩子接觸 3D 列印:
灣區各地圖書館都有 3D 列印機,都有學習課程。向圖書館冾詢。

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

科技竞争的三个三:三个学习,三个问题,三个力量。企业和个人也适用。

科技竞争的三个三:三个学习,三个问题,三个力量。企业和个人也适用。

前言
 
矽谷是全世界的科技龙头重镇,带领全球科技的未来趋势和发展。这里是如何创新的?如何在全球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它们是如何作到的?科技界竞争激烈,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的同时,也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技术。这些问题在华人社群网中开始讨论。总结矽谷科技界,特别是在华裔工程师、华人创新 Start Up 公司之间互相传播的几个三:「三个学习」,「三个问题」,「三个力量」。这三个三也可供一般企业、公司及个人参考, 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帮助。
 
什么是三个三
 
先介绍三个三的内容:《三个学习》:精准学习,临界知识,逻辑思维。 《三个问题》:现在正在发生什么? What's Going On? 我的选择是什么? What Are My Options? 我的行动计划是什么? What Are My Action Plans? 《三个力量》:觉醒的力量 Power of Awareness ,选择的力量 Power of Choice ,坚持的力量 Power of Persistence
 
 
为何三个三重要
 
社群网上有群友表示:中国近几年来在各方面的突飞猛进,其实跟中国人在学习的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是传统的学习,而是讲究有效率、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精准学习,同时学到知识的重点和关键,找出知识的原则,也就是临界知识;也要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才能有效的应用。矽谷的科技界也有很多人在研读和讨论,如果没有学习,不知道「学习如何学习」,持续反省思维,找出竞争原则,随时改变、改进,很容易就被淘汰。
 
第一个三《三个学习》:精准学习,临界知识,逻辑思维
 
美国文学家马克。吐温( Mark Twain )讲过,这个世界上的麻烦,不是人类懂得太少,而是懂得太多不相关的事物;也不是读得太少,而是他们脑子里充满了太多没用的东西。
 
中国最近几年有好几个受欢迎的付费知识手机 App ,这些 App 每天会提供一些菁华、浓缩、或深入浅出容易了解的知识,其中一个被最多人谈论的 App 名字叫「得到」。 「得到」去年 2017 2 月时已经有 529 万订户,总营收高达 1 亿 4000 万人民币,今年还更多,是中国付费内容排行第一名。有个消息讲,这几百万的用户,是中国的高级知识份子、菁英族群、企业领袖。
 
中国资深媒体人罗振宇 2016 年开发「得到手机 App 」。请到很多专家学者每天来提供最精华的知识。 「得到」这个手机 App 里有一个最受欢迎的「精准学习」栏目。提出这个观念的成甲说: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知识,而知识也不平等,有些知识比其它的知识威力更大,所以我们要「精准学习」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不需要、或没有用的知识。
 
成甲指出,在这个海量资讯 Big Data 的时代,我们不但要持续学习,还需要掌握少数、能够有关键影响的「临界知识」和学习方法,才能把知识转变成为资产(他用了一个特别的名词『内化』),把学来的知识转变成为个人真正的财富。
 
成甲说,我们大多数人读书,都掉进了「低等勤奋」这个陷阱,看了很多,学了很多,可是越学越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好像没学到什么,有时还会迷失方向,不知道从那里入手。这都是我们思维、思想和学习方法都不正确。
 
成甲表示,只有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精准学习,临界知识》,才能在有限时间里,把自己的知识水准比别人多往前推进一厘米。知识无穷尽,而我们的智慧有限。面对资讯爆炸的时代,有精准学习这样的知识管理,是现代人需要的。
 
有群友讲:有精准学习和临界知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经常的去《逻辑思维》,要去想一想、思考一下,现在学的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用。这位群友说:大家都在讲「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话是不对的;精准一点的讲,应该是「可以应用的知识才是力量」,因为知道很多知识,但没法用出来,那是没有力量的。
        
第二个三《三个问题》: 现在正在发生什么?我的选择是什么?我的行动计划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出自于 MBA/EMBA 课程。

第一个问题: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事? What's Going On?
 
美国的军队、中央情报局 CIA ,国家安全局 NSA ,联邦调查局 FBI 全都有一个名词 Situation Awareness 翻译成「情况认知」或是「情况警觉」,意思是对现在正在发生的事,非常清楚明白。知道 What's Going On? 才不会重演当年被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事件。
 
科技界有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英特尔 Intel 的创办人葛洛夫 Andrew Grove 1988 年时写了一本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这本书在科技界被列为必读之书。有人照书名 Paranoid 这个字面翻译「偏执狂才能生存」,也有翻译「紧张兮兮的执行长才能生存」。但实际上 Paranoid 有提高警觉的意思,就是要知道现在正在发生了什么事,才能永续生存。
 
第二个问题:我的选择是什么? What Are My Options?

股神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每天要花 5 6 个小时,读书、读报纸和公司报告;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 Bill Gates )每年要读 50 本书,他还出书单和大家分享。脸书创办人祖克柏( Mark Zuckerber ),每两个星期读完一本书,还要学中文。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每天要花好几个小时阅读。美国总统特朗普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是看一大堆报纸,然后剪报交给他的助理去处理。这些顶尖人士都是大量阅读,吸取大量资讯,从其中找出他们的选择选项,作出最好的决定。
 
第三个问题:我的行动计划是什么? What Are My Action Plans?
 
当研究所有的资讯,评估所有的可能性之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贯彻实施,落实去作,如果不去实行,只作了前面两部份,那是没有用的。
 
以台湾的半导体晶片大厂台积电为例。台积电几年前在台湾遇到缺电、缺水、巿场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正在发生的情形)。张忠谋就要开始问:台积电有什么选择(第二个问题:选择)?他在研究所有的资讯,评估所有的可能性之后,选择到南京的江北新区去设厂,于是台积电采取行动,几年前就到南京去设厂(第三个问题:采取行动)。
 
这三个问题,其实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个人也可以应用,不限于 MBA EMBA 。因为在作选择作决定时,要作出改变的时候,或要和其它行业竞争的时候,需要问的三个问题。
 
第三个三《 三个力量》:觉醒的力量,选择的力量,坚持的力量。
 
第一个力量:觉醒的力量 Power of Awareness
 
很多人在手机刚开始时,都用过 Nokia 手机。 Nokia 手机曾经在 1997 年到 2007 年之间,是全世界手机的龙头。但是 Apple iPhone 2007 年推出来之后,就被 iPhone 打败,销售越来越惨,最后在 2013 年卖给微软。
 
2013 Nokia 的高级主管召开记者会宣布将手机移动通讯部门卖给微软时,总裁约马。奥利拉宣布收购的消息后,他说了一句话:我们没有作错作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说完这句话,他和在场的高级主管(一群大男生)一起痛哭流泪,给人印象深刻。
 
科技界分析 Nokia 为什么从龙头掉下来,最后被人买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的手机,具有可以触控,可以滑,可以点的功能出来时, Nokia 没有警觉新型手机带来的挑战, Nokia 没有作出应该有的改进和对应,甚至拖了好几年都没有改变,最后输给了 Apple 和三星。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租录影带的 Blockbuster Netflix 。本来 Blockbuster 是全美国最好的录影带出租公司,是全美最大、最赚钱的影带公司。 Netflix 比他还小。 Netflix 2000 年的时候,曾出价 5 千万要买下 Blockbuster ,可是 Blockbuster 看不起 Netflix ,拒绝并购。大家知道后来结果: Netflix 改变了租录影带的方式,大约在 2007 年左右,改变要开车去租录影带的方式,直接在家里用网路串流的方式看电影。 Netflix 接收和应用新科技, Blockbuster 没有「警觉」这个新科技的方便和好处,结果是全美国近万家的连锁店、价值几十亿的生意全部倒掉。
 
三个力量「警觉、选择、坚持」结合在一起的例子
 
Amazon 为例。 Amazon 现在已经超过沃尔玛( Walmart ),是美国最大的零售商,而它最赚钱的部门,不是我们上去网购的电商部份,也不是 Whole Food 那部份,而是一个叫 AWS, Amazon Web Service 的云端服务部门,它在 2017 年为 Amazon 赚了将近 20 亿元,今年会赚 20 30 个亿,而且是年年成长。
 
AWS 这个部门是 Amazon 创办人贝佐斯( Jeff Bezos )大约在 2006 年决定要作的,因为当时 Amazon 作得很好,刚上巿,网路流量越来越多。贝佐斯警觉未来有这个需要(觉醒的力量),选择要营经这个尚不为人知的领域(选择的力量),要来经营网路云端服务,当时大家都不看好,认为没有生意。但他还是坚持赔本多年作下来(坚持的力量),结果靠着这个网路云端服务,他在 2016 年打败比尔盖兹,成为世界首富。
 
贝佐斯对亚马逊的研发部门, 规定以多犯错,尽量犯错来找出成功的产品和服务,每年投下 100 亿的经费去研发出来很多新产品,是所有科技公司之冠。这是「选择」犯错,「坚持」长期犯错来达到成功。创办人贝佐斯本人也因为「警觉」然后「选择」大家都不看好的 网路云端服务, 「坚持」多年 最后终于成功,成为全世界首富。
 
三个学习,三个问题,三个力量,这都是科技界现在遵行的潜规则,是竞争的原则,不断向前的守则。学会了如何学习,随时问重要的问题,把握关键的力量,就有优胜的把握。
 
本报记者王庆伟报道